楊小禎的羊毛氈風獅爺15號:小徑風獅爺

一直想完成小徑風獅爺的羊毛氈,因為在我12年來的尋獅史上,小徑風獅爺無疑占了極具意義的一部分,也見證了金門的歷史變遷。

2007年,和菜桃桂第一次帶著單車來金門騎單車找風獅爺。原本在我找到的資料中,並沒有小徑風獅爺的存在。即將離去的前兩天,突然從金門部落格主大人那發現原來小徑竟然有風獅爺,而且是被砌在防空洞的牆壁內。原來,國軍進駐金門時,為了興築防禦工事,不僅拆廟取石材,甚至連石雕的風獅爺都被拆去當建材。想要親眼見祂一面的我們,臨時決定多留一天,繼續這原本不在計畫內的尋獅旅程。

來到小徑的時候是陰天,在村落中遍尋不著,詢問了幾位村民,都告訴我們:「小徑沒有風獅爺啦!妳要去瓊林找。」當時我們才知道原來連大多數的村民都不知道祂的存在,甚至是天天路過都不曾注意到。

就這樣苦尋了一個多小時,我們遇到一位開著藍色小貨車、主動停下車問我們在找什麼的村民,沒想到他竟然知道且指引了我們大致的方向,還善良地詢問我們天氣這麼熱,拿礦泉水要給我們喝。於是我們再度繞回村莊內,又問了一位老婆婆,她表示自己曾經聽別人說那邊有,但她沒有去看過。循著她手指的方向找過去,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,讓我在菜園後方的防空洞看到祂露出來。而當時天空突然戲劇性地下起綿綿細雨,伴隨著我因為感動而盈眶的熱淚,那一刻,我意識到原來這就是喜極而泣的滋味!

後來,每回來到小徑,無論是帶親友來吃蛋香、蛋狗,或是造訪特約茶室展示中心,我總會再度繞進小徑看看祂。後來的後來,祂被移出了防空洞,靜靜蹲踞在民宅旁,洗去了身上的青苔塵土,似乎露出了更開心的笑容。

離開了藏身數十年的防空洞,祂卻沒有高高站立在重新設立的基座上,而是以平易近人的方式靜靜地繼續守護著這座村莊。


留言